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近年來,湟源丹青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東西部協作為契機,將民族團結進步融會貫通于文化產業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中,實現文旅融合與民族團結進步互融互促互提升。
完善規劃作統籌,提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硬實力。湟源丹青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度嵌入景區建設、文化宣傳和館陳展示之中,實現民族團結與景區建設互促共融。依托“寧寧協作”機制,創新“國企+專業運營商”管理模式,推動東部理念與西部實踐深度融合。圍繞品牌打造、非遺活化與業態升級等重點領域,系統推進丹噶爾古城風貌修繕、特色民宿集群等建設。秉持“小尺度、漸進式”的微更新理念,按“公建示范、民居自改、共建院落”原則推進更新,將景區打造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文化走廊、千年高原驛站”。系統編制《丹噶爾古城城市設計》《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等方案,實施豐盛街片區雨污水及路面鋪裝等工程,同步推進燃氣入戶和立體停車場等建設,惠及400余戶商住家庭,夯實各族群眾共建共享的硬件基礎。完成更新46處民居院落,成功盤活19處招商院落,吸引大批青年返鄉創業,激發各民族共同發展內生動力。
盤活文化增自信,加載構筑共有精神家園軟實力。湟源丹青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堅持以“鑄牢+文旅融合”為發展引擎,推動形成中華文化與旅游產業互促共建、融合發展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博物館、文物古籍“活化利用”“釋義何以中華民族共同體”作用,開展豐富多樣的青少年研學、文化體驗等活動,深入挖掘“茶馬互市”“唐蕃古道”等蘊含的各民族交流交融史,邀請文化學者整理編撰《城隍鄧訓》《茶馬互市》《文成公主進藏》等湟源民族團結故事,展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生動圖景,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丹噶爾古城以豐富的文化內涵相繼亮相央視元宵晚會、《非遺里的中國》等重磅欄目。始終將中華文化符號融入非遺傳承全過程,設立湟源皮繡、排燈等展現各民族文化的非遺展覽館,讓各族群眾在觸摸傳統技藝、感受文化魅力的過程中增強文化認同。積極開發體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創商品,持續豐富游客體驗,推動“指尖技藝”向“指尖經濟”轉化。以丹噶爾古城為核心,聯動日月山等景區,構建“古城+生態+非遺”全域旅游體系,積極推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持久文化動力。依托傳統節慶,持續開展排燈文化旅游節暨河湟美食嘉年華等特色活動,近三年累計接待游客570.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550萬元。
東西協作促交融,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平臺。依托東西部協作戰略,通過理念互通、技術互學、產業互補、人才互動的新路徑,盤活運營94家商鋪,打造丹城宿集民宿品牌,文創店鋪等新業態次第綻放,形成“一店一品”特色街區。通過連續舉辦“雙寧雙燈展”等活動,南京秦淮燈彩與湟源排燈融合持續深化。近年來,累計投入東西部協作文旅專項資金2997萬元,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激發文旅發展活力。著力打造古城24院落品牌,系統挖掘、整理和展示歷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實與活態遺產,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拓展跨民族互動旅游體驗,突出“音樂、美術、文化”三大名片,創新推出《緣起丹噶爾》沉浸式演出,成功舉辦民族團結杯籃球賽、“遇見昌耀”詩歌會等活動,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