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如何讓法治的力量真正照進每個人的生活?從一名書記員到一名法官,再到司法局副局長,玉樹藏族自治州司法局副局長尼瑪仁青用28年的職業生涯,回答了這個問題。
尼瑪仁青作為玉樹州司法局副局長,分管社區矯正工作。有一次基層調研時他發現,傳統的社區矯正往往停留在“盯人防守”的層面。“當時很多司法所就是每月讓矯正對象來報個到,問幾句話就完事了。這樣的矯正,治標不治本。”尼瑪仁青說。
針對這一問題,尼瑪仁青從監管和幫扶兩方面著手,推動社區矯正工作落到實處。
在玉樹州雜多縣薩呼騰鎮司法所,工作人員可通過新建立的信息化監管平臺進行社區矯正人員的月度考核工作。
“這個平臺不僅可以實時掌握矯正對象的動態,還能自動生成考核評分。”薩呼騰鎮司法所所長保群介紹,“過去需要手工統計的數據,現在一鍵就能生成,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做實地幫扶。”同時,該平臺上社區矯正對象的分布情況一目了然。系統會自動預警異常情況,但更重要的是,它會提示每個矯正對象需要的幫助:誰該參加技能培訓了,誰需要心理疏導,誰的家庭遇到困難……
這一切得益于尼瑪仁青推動建設的社區矯正信息化監管平臺。這一平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矯正對象進行精準監管,不僅提高了監管效率,還降低了監管成本。通過這一平臺,矯正對象的行為得到了有效約束和規范,為他們的順利回歸社會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們要做的不是簡單的監管,而是真正的幫扶。”為了幫助矯正人員矯正犯罪心理和行為,并促進其順利融入社會,尼瑪仁青從推動“檔案+技能”雙軌機制改革著手,轄區每個司法所的矯正對象都有一份量身定制的幫扶方案。
其間,尼瑪仁青積極推動建設各市縣的技能培訓基地。這些基地不僅提供了烹飪、汽車維修等多種職業技能培訓課程,還為矯正對象提供了實習和就業機會。通過這一平臺,矯正對象的就業率得到了顯著提高,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扎西的衣服做得越來越好了,服裝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尼瑪仁青翻看著一份社區矯正人員的檔案,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尼瑪仁青的幫助下,扎西參加了服裝裁剪培訓,如今擁有了自己的服裝店。
推動法治建設的同時,尼瑪仁青還非常注重法治文化的普及和教育。他深知,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設的重要支撐。因此,他組織并開展了多項法治宣傳活動,通過法治講座、法律咨詢等多種形式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傳播法治理念。
此外,他還推動建立了“一站式”法律服務平臺。這個平臺集法律咨詢、糾紛調解、法律援助等服務于一體,為群眾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法律服務。通過這個平臺,群眾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法律知識、尋求法律援助和解決法律糾紛。
從事司法工作多年,尼瑪仁青深知司法審判和人民調解是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手段。然而,傳統的司法審判往往過于剛性和程序化,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矛盾。而人民調解則更加靈活和人性化,能夠更好地滿足群眾的需求。因此,尼瑪仁青積極推動司法審判與人民調解的有機結合,通過設立調解室、聘請專業調解員等方式,成功化解了包括草場糾紛在內的多起案件。
這些案件的成功化解不僅維護了社會穩定,也增強了群眾對法治的信任和依賴。
尼瑪仁青是玉樹州眾多司法工作者扎根高原、服務人民的縮影。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默默守護著三江源頭的法治晴空,讓公平正義之花,在雪域高原燦爛綻放。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