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從相關會議上獲悉,為了給企業增“信”賦能,破解融資難題,我省通過打造“青信融”平臺,全量歸集涉企信用信息,建立涉企金融主題數據庫,多維度刻畫企業信用畫像,挖掘企業信用數據價值,以“數”增“信”助企紓困。
“青信融”平臺作為向金融機構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唯一出口”,開創了以信用為核心的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新模式,探索出一條具有青海特色的“信用+科技+普惠金融”創新應用新路子。截至10月底,平臺已實名注冊小微企業8.18萬戶,省垣53家銀行、保險、擔保等金融機構全部入駐平臺提供服務,發布信貸產品646款,累計為6.45萬戶企業成功發放貸款超462億元。
“青信融”平臺以銀行機構使用數據需求為導向,梳理形成68項涉企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目錄清單,全量歸集企業登記注冊、年報、納稅、社保、司法、水電氣等信用信息,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標識將分散在各部門的碎片化涉企信息串成線、連成面、織成網,建立涉企金融主題數據庫,已有效歸集入庫涉企信用信息5.4億條,為多維度精準出具企業信用報告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在企業授權同意的前提下,“青信融”平臺可動態為金融機構提供小微企業“360信用報告”,全面展示企業信用畫像,最大限度滿足金融機構快速精準獲客、創新信用貸款產品、開展線上信貸審批、貸后管理等業務需求。
此外,我省制定印發《青海省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信用修復機制,并在“信用中國(青海)”網站、青海政務服務網開設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專欄,全省統一實行一個指南、一張表單、一套材料,各類失信修復一鍵直達、高效辦結,為全省經營主體提供信用修復“一站式”服務,累計完成信用修復54408筆。同時,在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和省社保服務大廳設置了信用綜合服務窗口,為企業提供“異地幫辦”、指導企業提交修復資料等線下服務,幫助企業及時修復失信行為,重塑良好信用形象。依托“青信融”平臺已為286家信用修復企業成功放款17.28億元,讓良好信用轉換為助力企業發展的“真金白銀”,切實幫助小微企業解決發展困境。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