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11月12日,記者從“十四五”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專場獲悉,“十四五”期間,青海通過加快推進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持續推進標準化生產、強化質量安全風險管控等三項舉措,堅持產管并舉,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年內有機草原監測面積將達到4.5億畝(3千萬公頃),在全國率先實現可利用草原有機監測全覆蓋。
“十四五”以來,青海不斷增加綠色優質農畜產品供給,擴大認證規模,目前,累計獲得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達到1337個,較2021年增加1倍。成功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77個,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全國有機農產品基地24個,全省綠色有機農牧業企業達318家,綠色有機農牧業產值達162.27億元。加快地方標準制修訂,通過制定、修訂、廢止、復審,進一步優化標準,全省現行有效農牧業地方標準達800余項。著重突出牦牛、青稞、冷水魚等特色產業,發布標準體系10項,特色農畜產品標準體系不斷完善。累計發布重點推廣應用標準名錄248項,按標生產的格局逐步形成。
同時,加大質量安全監測力度,圍繞部省協同開展風險監測,每年制定印發風險監測實施方案,明確品種、參數、區域的監測重點,覆蓋全省主要“菜籃子”產品,監測數量達到2批次/千人。202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達99.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