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11月的西寧天朗氣清,晨光剛漫過西寧市城東區大眾街街道梨園社區自建房片區的墻頭,72歲的王奶奶就拄著拐杖在新鋪的水泥路上散起了步?粗愤呅缕龅呐潘透伤穆访,她連眼角的皺紋都有了笑意:“以前一到下雨天,我家門前那路能積半尺深的水,你看現在,這路多平整,下多大的雨都不會再積水了,真是把咱老百姓的愁事兒揣心窩兒里給解決了!”
王奶奶口中的“愁事兒”,是梨園社區自建房片區居民們憋了好幾年的心病。作為典型的老舊片區,梨園社區自建房區域因建設年代久遠,基礎設施老化問題日益凸顯,其中下水管網淤塞、路面破損尤為突出。每到汛期,片區內積水深達5厘米,居民出行不得不“趟水過”,車輛通行也要“顛簸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著群眾的日常生活質量,更成為基層治理中亟待打通的“堵點”,考驗著社區回應民需、破解難題的治理能力。
這事兒,梨園社區的工作人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年以來,梨園社區堅持將群眾的需求和意見作為推進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社區黨委書記帶著工作人員,拿著問卷挨家挨戶敲門入戶,還在小區廣場開起了懇談會,支起桌子,專門聽居民“吐槽”。
“書記,不是我們愛抱怨,這水管堵得太難受了,夏天一到還返味兒,窗戶都不敢開!”“路面坑坑洼洼的,我家小孫子上周還摔了一跤,膝蓋都擦破了……”懇談會上,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把心里的委屈和需求全倒了出來。梨園社區黨委書記一邊記一邊點頭:“大家放心,管網和路面的問題,我們一定當成頭等大事來辦,保證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結果!”
很快,梨園社區將管網與路面改造問題列為“重點清單”,迅速成立專項攻堅組,并以“一個月攻堅、徹底性解決”為目標,確保改造工程既符合群眾期待,又能長效保障片區出行安全與功能提升。
然而,這片區域要改造,需要鋪1212平方米的路,地下管線錯綜復雜,施工空間又小,最關鍵的是,錢從哪兒來?就在社區一籌莫展的時候,西寧市城東區政協主動介入,成為推動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力量。
經過幾輪調研會診,城東區政協不僅幫社區量身定制了改造方案,還多方聯系爭取到16余萬元專項改造資金。同時,推動建立“居民眾籌+街道統籌”的資金籌措機制,引導居民主動參與,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合力破解了資金難題。
工程開工后,梨園社區按照城東區政協的建議,組建了“三方監督隊”,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和居民監督委員會成員輪流在工地盯進度、查質量,最終確保了工程順利實施。
如今,梨園社區自建房片區新鋪設的排水主管道暢通無阻,重新澆筑的路面平整開闊,居民們的臉上滿是笑容。“以前出門愁,現在出門樂,社區和區政協真是為我們辦了件大實事!”在街頭巷尾,居民們對環境的改變贊不絕口。
“群眾的認可就是我們工作的目標。我們將持續把為民服務的經驗轉化為長效機制,繼續聚焦群眾關心的民生痛點,以更主動的作為、更協同的合力,繪就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基層治理新圖景。”梨園社區黨委書記信心滿滿。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