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美基層民警”候選人陳少峻。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中央宣傳部、公安部公示了2025“最美基層民警”候選人名單,海東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副主任陳少峻在列。從警十年,陳少峻把“科技興警”刻在骨子里,用一個個實用、創新的舉措,詮釋著“技術為民”的初心。正如他所說:“科技的意義不在于多么先進,而在于多么實用。我的使命,就是把技術變成守護平安的盾牌。”
實驗室里的技術創新者
身形高瘦,一臉沉穩,聊起自己研發的軟件,陳少峻有著說不完的話。
聆聽陳少峻的從警故事,最先被記住的,是他身上那股“理科生”的較真勁兒。雖是理化專業出身,但陳少峻卻酷愛編程。起初在法醫實驗室,一起搭檔的老法醫賀忠每次用顯微鏡檢驗時,總會說:“現在案子越來越復雜,儀器都不夠用了。”聽到這句話,陳少峻萌生了用技術改變現狀的念頭,打算研發“智慧實驗室管理系統”。
那段時間,深夜的海東市公安局實驗室常亮著一盞燈。陳少峻一邊畫著流程圖,一邊調試算法。反復的調試終于換來了系統檢材掃碼錄入、報告自動生成的高效運轉,文書處理效率提升了70%。這項帶著溫度的創新不僅榮獲公安部“雙十計劃”創新獎,更在全省推廣運行。
2022年,一起命案現場的檢測經歷讓陳少峻又有了新目標:“當時血液檢測需要24小時才能出報告,我就想能不能做一款便攜設備,3分鐘后現場就能出結果。”沒有現成模板,陳少峻就從原理到設計一步步摸索,頂著壓力上百次試驗和改進。半年后,“手持式碳氧血紅蛋白檢測儀”研制成功。只需一滴血,檢測儀3分鐘內便能出結果。這臺設備在后續一起煤氣中毒案中首戰告捷,為案件偵破爭取了關鍵時間。
抗震一線的系統搭建者
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肅省積石山突發6.2級地震,與甘肅相鄰的海東市多地受災嚴重。接到指令后,陳少峻第一時間隨救援隊奔赴災區。此時,情況緊急,人員數據統計混亂,物資發放憑經驗估算,開發一套安置管理系統成了首要的事。
在臨時帳篷里,陳少峻打開電腦,借應急電源的微光敲代碼。手指凍得握不住鼠標,他就湊到嘴邊呵氣搓揉,眼睛熬得酸澀發紅,就用帳篷外的冷水潑臉提神。第一版出來后,工作人員反映表格太復雜,老年人看不懂,他立刻簡化界面、增加圖標提示。試運行時,救援隊員反饋無法實時掌握人員變化,他馬上添加動態同步功能。
經過3天鏖戰,“人房一體化平臺”和“安置登記小程序”上線。這套系統覆蓋了海東市305個受災行政村,錄入8萬余條人員數據,實現了人房精準綁定、物資發放實時同步。憑借這套系統,救援人員精準投送藥品126箱、棉被800套。安置系統隨后獲得海東市委主要領導的批示,還被納入災后重建綜合管理平臺。
刑事技術中的科技助力者
在同事祁凱玉眼里,陳少峻平時情緒穩定、說話溫柔,但工作起來嚴謹認真,絕不含糊。十年來,他累計出具鑒定報告4235份,每一份都經得起檢驗,無一份出錯,無一起投訴。
在追求“零差錯”的道路上,陳少峻從未停下腳步。走進海東市公安局審訊室,常能看到民警正在使用一套“智眸”微表情測謊軟件,這正是他的又一創新成果。該程序通過攝像頭實時捕捉嫌疑人瞳孔收縮、嘴角抽動、眉部變化等細微動作,再結合心理學模型進行數據分析,輔助民警判斷陳述的真實性。截至目前,這款測謊軟件已輔助民警審訊500余次,直接或間接破獲案件32起。
雖然創新成果豐碩,但陳少峻始終保持著清醒認知。他說:“AI只是輔助工具,真正的審判永遠在人心。科技再先進,也不能代替民警的專業判斷和對正義的堅守。”這份清醒與堅守,讓他收獲了諸多榮譽——青海省優秀人民警察、青海省公安廳先進個人等,還成功入選第十一批全國刑事技術青年人才庫。
“科技是冰冷的,但科技為民是有溫度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讓科技帶上警徽的溫度。”這是陳少峻從警十年始終堅守的初心。如今,他仍在基層警務一線深耕不輟,持續書寫著“科技興警”與“為民護安”的嶄新故事。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