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2.45萬大病患者實現應治盡治、5.74萬慢性病患者簽約服務全覆蓋……10月16日,記者從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了解到,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鞏固拓展健康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收官之年,全省實現零因病返貧,形成可推廣的高原健康防貧模式,為鄉村振興筑牢健康基石。
我省組織各地對納入全國防止因病返貧監測系統的脫貧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定期開展摸排核實,對因病納入防返貧監測的人群,及時摸排患病情況,落實大病救治和慢性病簽約履約政策,提供“先住院后結算”一站式結算服務。對7.72萬名重點監測戶健康幫扶情況實行“周梳理+季評價”動態管理,建立“問題—任務”雙清單。創新“日清日結”機制,指導基層醫療機構每日比對數據,形成抓在日常、干在日常的常態化工作機制。
實施大學生村醫專項計劃,2023—2024年累計招聘538名大學生村醫(含編制),覆蓋偏遠地區。推行考證激勵政策,提高鄉村醫生的執業水平。
定期梳理自付比例高且醫療費用剛性支出過高的患者名單,根據問題,制作防止因病返貧動態監測系統醫療費用的錄入操作與統計數據培訓課件,及時開展培訓,提高數據質量。根據《駐村干部協助為重點人群代辦幫辦健康幫扶業務實施方案》,督促村醫、醫保干事聯動駐村干部開展代辦服務,為支出型貧困家庭追溯180日內醫療費用報銷,切實解決群眾政策不清楚、待遇享受不及時的“急難愁盼”問題。
結合省情實際,省衛生健康委會同22個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青海省健康鄉村建設5個實施方案》,包括普及鄉村健康生活、優化鄉村健康服務、完善鄉村健康保障、建設鄉村健康環境、發展鄉村健康產業,全面安排部署青海健康鄉村建設工作。
青海在健康脫貧與鄉村振興銜接工作中交出貼合高原實際的優異答卷,源于三大核心實踐的精準落地——“監測—整改—反饋”動態清零機制,實時消除醫療服務空白與數據偏差;靶向高原痛點的政策定制,通過大學生村醫專項計劃補齊牧區人才短板;村醫、干部與多部門協同的治理網絡,讓健康保障守住民生底線。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