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3日,記者從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青海持續推進鄉村健康環境建設與產業發展,打造高原特色健康鄉村。全省已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4430余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67.3%,生活垃圾治理率提升至96.2%,村莊環境持續向好。
青海省衛生健康委規劃處處長龍黎介紹,近年來,青海將鄉村健康環境建設與產業發展納入健康青海戰略總體布局,持續提升鄉村環境,不斷加大鄉村健康產業發展力度。依據青海省《建設鄉村健康環境實施方案》《發展鄉村健康產業實施方案》,有序推進健康鄉村建設工作。
在健康鄉村環境建設方面,青海進一步加大對農牧區供水、排水、垃圾處理等設施投入,保障飲用水安全、污水達標排放、垃圾及時清理。
全面整治提升農牧區人居環境,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優化供水網絡,保護飲用水水源地,推進鄉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與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改造。科學選擇改廁模式,提高衛生廁所普及率。治理人口居住集中區域生活污水,推廣生態污水處理技術,加強排放監管。提升鄉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協同推進有機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落實“村收集、鄉轉運、縣治理”模式。
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提高清潔能源應用比重。分類管控農牧區噪聲污染,嚴控工業噪聲轉移,排查已建成企業噪聲污染問題并依法處罰,引導農牧民減少噪聲排放,鼓勵將其納入村規民約。同時,推進鄉村愛國衛生運動,與環境整治相結合,推進“三清三改”,建立環境衛生、控煙、垃圾分類等志愿者隊伍。
產業發展方面,青海將積極推進鄉村種養殖業及相關產業升級。引導農牧民充分開發利用我省特有農特產品產業價值,鼓勵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農特產品深加工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打造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農牧區健康產業品牌。推動中藥種植、加工、文旅全鏈條發展,探索拓展鄉村藥膳應用場景。促進傳統畜牧業養殖向生物醫藥領域產業升級,打造“雪域健康”產業體系。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