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彩云給孩子們講故事。本人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親愛的小朋友,每年的3月5日是學雷鋒日,你們知道雷鋒叔叔是誰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雷鋒叔叔的小故事吧……”初見馬彩云老師時,她正繪聲繪色地給小朋友們演繹繪本《雷鋒的故事》,豐富的表情、變換的聲線,讓孩子們聽得入迷。昏黃的投影燈光、溫暖動人的音樂與馬彩云的聲音融為一體,感染著現場的每一個人。
“我小時候是聽著雷鋒的故事長大的,他不怕困難盡心盡力幫助他人的優秀品質深深影響了我,所以我現在也想把雷鋒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馬彩云說。
今年學雷鋒紀念日之際,青海省六一幼兒園教師馬彩云被評為“青海省崗位學雷鋒標兵”。從教6年以來,她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愛、教育每一名幼兒,因材施教,努力讓每個孩子成長為“最優秀的自己”。
2022年,帶領幼兒園小班的馬彩云,班級里都是3歲左右的孩子,有些孩子分離焦慮嚴重,情緒波動很大,自理能力較弱。當時,班里有個名叫小滿的小男孩,性格孤僻不愿意與人交流,每天午休都大哭不止。
“小滿,我們上床睡覺好嗎?”馬彩云溫柔耐心地問。
“我不要睡覺,我要回家!”孩子看著馬彩云,大喊大叫。
“那老師陪著你好嗎?”當她準備去抱小滿時,孩子狠狠地推了她一把,毫無防備的馬彩云不小心跌坐在地,手也被擦破了皮,孩子看到這情景,突然不哭了。馬彩云無視疼痛,起身輕輕抱起小滿,用母親般的手撫摸拍打著他的后背,不一會孩子便睡著了。
小滿的媽媽知道這事后,眼睛濕潤了。“馬老師,實在對不起,孩子給您添麻煩了,真的謝謝您。”孩子媽媽告訴馬彩云,原來小滿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在家里也是一個人玩,全家人都為此發愁,送來幼兒園也是希望能有所改變,請老師幫幫他。看著小滿媽媽祈盼的眼神,馬彩云答應試試。
怎樣對這個孩子實施教育,成為了她那段時間每天學習的重點。白天在班里,馬彩云引導其他孩子主動與小滿交流,一天忙碌的工作完畢后,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正是雷鋒精神的激勵,我才能打起精神,繼續上網學習、查閱資料。”馬彩云坦言。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小滿終于有了變化,他開始主動和別的小朋友交談和嬉戲,和馬彩云更是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不光如此,馬彩云還發現小滿在音樂方面和建構方面的能力要強于很多同齡兒童,于是她及時和家長交流,指導家長對其進行合適的教育和引導,在班里也給了小滿更加自由的空間,讓孩子的特長在幼兒園這樣的集體生活中得到最大程度地發展。
“清楚每個孩童的生長特點和成長需求,是一個幼兒教師的德行,傾力促進每個孩童進步,是一個幼兒教師的道行。”馬彩云說。教學中,她用心觀察,仔細琢磨研究各年齡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努力把自己全部的愛心、耐心、細心傾注到每一個孩子身上,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她始終堅持以孩子為主體,以孩子的終身成長為前提,讓孩子能跳一跳摘到屬于自己的那顆果實。
“沒有孩子不喜歡上馬彩云的課,馬老師上課太好玩了!”
這是對一名老師最好的褒獎。從教以來,馬彩云從未停下學習的腳步,成為研究型教師是她對職業的終身追求。為此,她大量翻閱《學前教育》《幼兒教育》等書籍,認真了解教育教學新動態,并在日常教學中反復嘗試實踐,努力將新的教育觀念運用得更準確,以做好做優的心態,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并多次參加送教送培活動,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
一枝獨秀不是春。2021年12月,在青海省教育廳、青海師范大學組織的《幼兒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開展保教工作指引》師資培訓活動中,馬彩云跟隨園區培訓團隊來到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鎮、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為當地的幼兒園園長、保教主任、骨干教師開展培訓活動。為期半個月的活動中,她克服了高原缺氧的種種困難,在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實操練習等形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針對農牧區幼兒園教師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不足進行指導,提高民族地區幼兒園教師的普通話水平,促進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作為新時代追‘鋒’人,我要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的學前教育并幫助他們締造成功幸福的人生。”如今,成為青海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家庫成員的馬彩云,更是立志要用自己對幼教事業無限的熱愛來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用自己崇尚美的精神來詮釋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在新時代的追夢路上,她將繼續帶著雷鋒精神,奮力前行。